首页 常识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翻译 文言文阅读

时间:2024-07-23 09:30:36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使齐军大败,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以勇猛闻名于诸侯各国。

2、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者令缪贤家的门客。

3、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这块宝玉。

4、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赵王同大将军廉颇及大臣们商量:要是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骗;要是不给,又怕秦军马上来攻打。怎么解决没有确定,想找一个能派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没能找到。

5、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

——宦者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派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去呢?”

6、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缪贤回答说:“为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愿意跟您交个朋友”。因此我就了解他了,所以想往他那里去。’

7、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蔺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逃出赵国奔到燕国,燕国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会被赦免。’

8、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臣。所以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有谋,派他出使很合适。”

9、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说:“秦王用十五座城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

10、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要是得了我的和氏璧,不给我城池,那怎么办呢?”

11、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12、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赵王说:“谁可以派为使臣?”相如说:“大王如果确实无人可派,臣愿摔护宝壁前往出使秦国。城邑归属赵国,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没有归属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

1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壁献给秦王。秦王大喜,把宝璧传给姬妾和左右侍从看,左右都高呼万岁。

14、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与赵国交换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壁上有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

15、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

——秦王把壁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壁玉退后几步站定,身体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给我们的城邑恐怕是不能得到的。’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

16、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我认为平民百姓间的交往尚且不能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况且为了一块壁玉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对您的敬意呀。

17、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普通的台观接见我,礼节非常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座城的诚意,所以我便收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壁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18、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这样,并召来主管的官员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交割给赵国。

19、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相如估计秦王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的,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

20、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估量此事,毕竟不可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请相如住在广成宾馆。相如料想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必定背的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21、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大典,去请赵国使者蔺相如。

22、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缪公以来的二十几位君主,从没有一个坚守盟约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从小路已到赵国了。

23、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况且秦强赵弱,大王派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把宝璧送来。如今凭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之罪应被诛杀,我情愿下油锅被烹,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细考虑此事。”

24、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并有惊怪之声。侍从有人要把相如拉下去,秦王因此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国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接见相如,完成了大礼让他回国。

25、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大夫,身为使臣不受诸侯的欺辱,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26、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赵,杀死两万人。

27、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王,想不去。

28、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

——廉颇、蔺相如商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而且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

29、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见礼仪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赵王同意这个意见,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

30、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

31、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

——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娱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缶,

32、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要把脖颈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侍从们想要杀相如,相如瞪着双眼大喝一声,侍从们都吓得退了回去。当时秦王不大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缶。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敲缶。”

33、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也未能占到赵面下风。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用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34、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渑池会结束归国以后,赵王认为相如功劳很大,封相如为上卿,位置在廉颇之上。

35、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现在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觉到很羞耻,在他位置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36、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高低。没过多久,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相如就立马掉转车子回避。

37、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您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

38、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

39、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堂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秦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再三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首位,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40、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带引,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宏大量啊!”二人于是相互结交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

41、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儿,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附陵,安阳,拔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

——这一年,廉颇向东进攻齐国,打败了它的一支军队。过了两年,廉颇又攻打齐国的儿几邑,也攻占了。此后三年,廉颇进攻魏国的防陵、安阳,都攻克了。再过四年,蔺相如领兵攻齐,打到平邑就收兵了。

42、其明年,赵奢破秦军阏与下。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当权管事的人)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

——第二年,赵奢在阏与城下大败秦军。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便依法处置,杀了平原君家里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便要杀死赵奢。

43、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

——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的家人而不遵奉国家的法令,就会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您怎么还能保有这些财富呢?

44、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得到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

45、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的公平合理,使得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46、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

——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廉颇便回答说:“道路远,而且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

47、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警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于是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便可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48、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

49、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鸣鼓呐喊)勒兵(指挥军队),武安屋瓦尽振。

——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

50、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

51、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

——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遭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赵国不会拥有阏与了

52、赵奢既已遭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

——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在离阏与五十里处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

53、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 许历曰:“请就鈇‘质(同“斧质”)之诛。”赵奢曰:“胥(通“须”)后令邯郸。”

——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刑。”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的命令吧。”

54、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赵奢同意,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指挥士兵猛攻,大败秦军。秦军四散逃跑,于是阏与的包围被解除,赵军回国。

55、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赵惠文王赐给赵奢马服君的封号,并任命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

56、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四年以后,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

57、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

——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

58、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鼓瑟时胶住瑟上的弦柱,就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啊。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军。

59、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有人能胜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

60、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为什么,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存亡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

61、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通“捧”)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她回答:“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作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从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

62、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

63、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便答应了。

64、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更换,撤换。)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改变了原有的全都规章制度,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

65、士卒离心,四十餘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活理)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66、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最后没有株连她。

67、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

——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王采纳栗腹的计谋,说是“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成人”,燕王便发兵攻赵。

68、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粟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代理相国。

69、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

——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官复原职,门客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

70、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谓商贾逐利之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当今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71、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也逃奔魏国的大梁。

72、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第二年,赵国便以李牧为将进攻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

73、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

——廉颇在大梁住久了,魏国不信任重用他。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任命康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

74、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被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

75、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着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

76、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把他召回来。

77、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78、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

79、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资(入侵),急入收保(有储藏物资和防卫作用的小城堡。保,通“堡”),有敢捕虏者斩。”

——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骑马射箭,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他制定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立即斩首。”

80、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

81、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个胆小之人,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82、岁餘,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耕种和畜牧)。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赵军就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马。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调李牧出来,让他领兵。

83、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了他的要求。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一身本领无用武之地,都愿意好好跟匈奴打一仗。

84、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gou,善于射箭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到处放牧大批牲畜,放牧的人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

85、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餘万骑。灭檐褴(部族名),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餘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钦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匈奴十多万人马。灭了檐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86、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攻克了武遂、方城。过了两年,随煖打败燕军,杀死剧辛。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斩杀赵军十万余人。

87、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国便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齮。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又过了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

88、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很多金钱,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

89、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暗中查访,伺察捕获。)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

——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

90、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

91、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

——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的;死并不是难事,而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

92、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这样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了,以致压倒敌国。后来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他处事中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