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看了《孤注一掷》。
整体观感:前半部分整体流畅,后半部分细节有点欠缺。
有几场暴力的场面确实有点不敢看,总体算上乘的作品。
个人感觉在选角上恰到好处。
再说说演员的表演,对张艺兴演绎的潘生还是有惊喜,咏梅和邓萃雯稳定发挥。
王传君的表演无痕迹和孙阳的痞帅不油腻为陆经理和阿才两个角色增色不少。
特别是王传君饰演的陆秉坤简直就是陆经理本经理。前一秒杀人的无情与后一秒拜佛的虔诚形成了强烈反差;
给众人洗脑的场景一个笑容就刻画出了陆经理人物性格的复杂:状态松弛,眼神狠毒,笑里藏刀。
他的一些洗脑神句在网上也疯传,比如:“要成功,先发疯”;“今天睡地板,明天睡老板”;拜佛名场面和一些动作也被网友纷纷模仿。
一些网友开始喊话,“不像演的,建议查查王传君。”
从《我不是药神》里的白血病病人老吕那种病入膏肓时的无力到《孤注一掷》中运筹在握贪婪而又善于钻营人性的陆经理,王传君确实一直在突破。
有段采访,徐峥说王传君在《我不是药神》中,老吕最后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那出戏,为了演出那种羸弱感,他两天都没有睡觉。
说实话,对工作敬业是理解的,但敬业到这个程度,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以至于,徐峥怕他因此出事,说以后不能和他再合作。
而《孤注一掷》里,大家看到陆经理表面斯文实则凶狠,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王传君还借鉴了秃鹫的眼神。
每一个角色,“极致”这个词用在他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王传君在作品中是松弛的,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与作品中又不太一样。
看到一段首映式视频,王传君站在众演员中,我差点没认出来,腼腆地站在那里。哪里还有陆经理的精明和乖张?有人说,他看上去像个被卖到缅北被打的人。
这个调侃虽然有点搞笑,但这也算是对他演技的一种认可吧。
他这样的状态,我并不觉得惊讶。
也许正是他的这种特质,让他能专注于一点,表现出惊人的表演爆发力。
而演技,又反过来给了他底气。
02.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近的影视剧爆火的角色配角不少。
比如《我的人间烟火》中魏大勋饰演的孟晏臣,《孤注一掷》中王传君饰演的诈骗小头目陆秉坤,还有前段时间张颂文在《狂飙》中饰演的高启强,《漫长的季节》中的傅卫军……
他们的演绎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带劲。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不会把演员和角色混为一谈,而是完全剥离出来。
甚至,有的角色可以撑起一部剧。
一方面,这得益于配角的人设有血肉,另一方面演员的演技确实能折服人。
其实,我们向前早个十几年去看,这种现象并不突出。
多年前,我们看《西游记》、《三国演义》也好,看《红楼梦》和《水浒传》也罢,老版的《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传播途径还是以电视为主,观众中有大人也有孩子,是敞开的,更具公共性。
主演在长相和演技上基本中规中矩,也符合大部分观众的口味。所以,主演更容易受关注。
后来,网络成为了影视作品传播的主要途径,受众也更年轻、个性,也更加类型化。
为了迎合年轻人对偶像的追捧,那些有流量和颜值的演员就成为了包装的重点。
形成了饭圈文化。
颜值和流量成为了许多影视作品最重要的考量,那些有实力因年龄问题或者名气下滑的演员只能演一些配角。很多影视作品的配置都是流量第一,实力为流量服务。
这种模式发展到一个流量适合什么样的角色,甚至会量身定制。其实,这对于演员来说并不是好事,偶像派演员相应的选角也越来越趋同和单一,突破标签更加困难。
慢慢就形成了定了型的主角和永远变化的配角。
03
正如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主角也有着相似的特点,配角反而各有各的不同。人性在配角身上总是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引发观众更多的共情和热议。
配角里,最容易出彩的其实是反派。
反派往往是一个演员的试金石,因为反派性格复杂,行为乖张,演员演技没有点厚度是演不出那味道的,而偶像一般也接不住。
有些配角若由那些在演艺圈混迹多年,沉淀出演技厚度的戏骨来担任很有可能会出圈。
他们能出圈当然也有幸运的加持。
首先这些配角都是那种让人爱恨交织的角色,性格复杂,主打一个反差大。
还有一类看起来冷酷无情却正是因为有情,最后走上不归路,罪大恶极,但初心也有自己的无奈:生活需要继续,有人需要保护。
比如高启强对亲人的护佑;傅卫军对妹妹的保护以及孟晏臣对妹妹爱的偏执……
一方面这会引发观众的共情,另一方面这些矛盾面在主角身上反而无法体现得那么立体。所以,配角频频出圈。
配角能火,也说明观众对实力是尊重的。
希望“王传君”们占据屏幕的时间更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