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脱贫攻坚五个一批是什么? 脱贫攻坚应知应会问答(二)

时间:2024-08-09 15:30:43

问:扶贫“四问”是什么?

答: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问:什么是精准扶贫?

答: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问: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是什么?

答: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问:什么是“五主五包”责任制?

答:“五主”为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五包”为省领导包县、市(州)领导包乡、县领导包村、乡领导包户、党员干部包人。

问:脱贫攻坚的“五个一批”工程是什么?

答: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问:“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是什么?

答: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

问:什么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答: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力量有机结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问:脱贫攻坚中的“两率一度”是什么?

答:精准识别“漏评率”、精准退出“错退率”和帮扶工作“群众认可度”。

考核指标:“漏评率”下降到2%以下、“错退率”下降到2%以下、“群众认可度”提升到90%以上。

问: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准是什么?

答:贫困县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问:扶贫开发工作“四个切实”是什么?

答: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问:贫困村“五通四有”标准是什么?

答: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内,达到“五通四有”标准。即:村村通水泥路(沥青路)、通客运、通宽带及电话,组组通公路及连户硬化便道,自然村通生产用电;有美丽乡村创建点覆盖,有达标合格的村卫生室和医生或执业(助理)医生,有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信息员,有不低于3万元的集体经济积累收入。

答:贫困户脱贫“四有五覆盖”标准是什么?

答:在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基础上,运用“四看法”进行比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达到“四有五覆盖”标准。即:有安全饮水、安全用电、安全住房和就业技能,实现入户路和院坝硬化全覆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全覆盖、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拥有1项以上增收产业全覆盖(或有固定资产等投资收益、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联结带动)。

问:脱贫攻坚“三个重点”是什么?

答: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把贫困老年人、残疾人等作为群体攻坚重点,把因病致贫返贫和住房安全作为工作攻坚重点。

问: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三个着力”是什么?

答:(1)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

(2)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特殊困难;

(3)着力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

问: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是什么?

答: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让贫困户不因搬迁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

问: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三”模式是什么?

答: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块土地”;统筹就业、就学、就医“三大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探索集体经营、社区服务管理、群众动员组织“三个机制”。

问:我省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实现“两个确保”。“十三五”前两年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后三年抓好巩固提高和冲刺扫尾工作,到2020年,确保全省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75个贫困县(含17个插花型贫困县)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高于、一接近”。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实现“六有五通”。到2020年,实现贫困村有特色富民产业、有专业合作组织、有互助资金协会、有标准化卫生室、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新村新貌,通沥青(水泥)路、通安全饮水、通动力电、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络。

问:我省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党委领导,实行分级负责。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要找准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帮扶措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探索生态脱贫、绿色发展新路子,实现产业强、群众富、生态美,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开发式扶贫方式,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保障贫困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志,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脱贫成效为目标,充实完善“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推动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

问:我省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是什么?

答:做到“平台8个准”、“村级5张图”、“户户3本账”,即大数据平台对象识别认定、家庭情况核实、致贫原因分析、计划措施制定、扶贫政策落实、人均收支核查、对象进出录入、台账进度记录“8个准”;村级绘制贫困人口分布、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统计、贫困村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进、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统计“5张图”;贫困农户建立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3本账”,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确保项目、资金、力量精准帮扶到位,提高脱贫攻坚精准管理水平。

问:什么是甘肃省精准扶贫的“1+17”?

答:“1”就是要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17”分别是:《饮水安全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贫困村动力电覆盖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交通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农村危房改造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异地搬迁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生态环境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卫生扶贫计划的实施方案》、《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社会救助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小额信贷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干部人才支持培训计划的实施方案》、《全省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力量整合和加强管理的实施办法》、《全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