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一般的内涵
几个心理学家的研究
1、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
意识活动可以是对外在事物的,也可以是对内的。
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主我和客我: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应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念化他人”提供了雏型。
主我(I)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特有的关于自己的所有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自我意识的内容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
心理自我:个体对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现实自我: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理想自我:是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内在价值定位)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个体最希望具备、给予最高评价的自我概念。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价值条件不多且很合理不存在价值强求)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当理想自我建立在他人和社会的价值条件极为苛刻、强求或不一致(完全的外在价值定位)时,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严重可能引发心理疾患。
这样的人社会适应性差,主动感受也比较好。
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Fenigstein和Scheier,Buss认为,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即私我;而另外一些自我的方面则是公开的、社会的、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即公我。对这两者的不同注意而产生的意识为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
自我概念的功能:引导个体行为:个体需要与自我概念保持一致的方式去行动。
解释个体经验:不同个体可能有相同经验,但他们对此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的自我概念。(低自信型与高自信型),消极的自我概念:抑郁是由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感受到无价值、罪过和剥脱的主体所控制(贝克)
自我概念的功能
决定个体期待:抱负水平;预言;自我实现的作用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比一个人的真实自我更重要。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也是在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态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其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米德进一步发展了库利德思想。他指出,个体所属的社会群体是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过程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步形成的。
通过角色扮演,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这不仅有助于人际间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在与具体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个体产生了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逐渐定型,就像成了一种稳定的将自己确定为某一类课题的“自我观念”——客我。这样一来,人不不仅和他人、环境发生互动,还和自己的内心交往,和自己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被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