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小编宵夜和夜宵有什么区别?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讲。
我国从古代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说。中国饮食的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无论何时都少不了吃,一日三餐也开始变成了一日多餐,这个时候,”夜宵”这个词就出现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叫”宵夜”。那么夜宵和宵夜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什么是夜宵?
夜宵实际上是更为书面的语言,在城市当中,夜宵跟正餐的选择几乎没有分别,而青少年开始到接近晚年常有吃夜宵的习惯,这因为工作或娱乐时间延长所致。夜宵较晚餐多了一些不容易吃饱的小吃,例如烧烤、糖水(即甜汤)、以及小炒等。因消费比酒吧、迪斯科便宜,故也是成年人把酒谈天,放松心情或观看夜间球赛的另一场合,夜宵这个词在北方比较常被使用。
什么是宵夜?
古时岭南地处亚热带,昼长夜短,粤人因此养成饮茶和宵夜的习惯。虽然如此,“宵夜”一词并非出自岭南。
宋人《梦粱录》载:“除夕,内司(内务府)意思局(宫中机构)进呈消夜果子盒,盒内簇(集合)诸般细果:时果、蜜饯、糖饯等品。”“消夜”雅称“宵夜”,这名号古已有之。
《辞源》“宵夜”条注释说:“粤人夜市之食肆亦谓宵夜。”这说法欠妥。宵夜的食物包括粥粉面和糖水,粤人在晚饭后的余兴节目中享用这些食物叫“食宵夜”,而“夜市之食肆”则是吃宵夜的去处。
严格地说,最早的“宵夜”是指晚饭,不过这晚饭不是住家饭而由妓院提供。此话怎讲?旧时嫖客在高级妓院看中某妓女,不能肉帛相见径直进入温柔乡,须先在妓女房间摆一桌酒席。这席饭妓界叫“拦台饭”,席间自然少不了浅斟低唱,待到曲终人散,已是晓风残月。不知哪个嫖客或妓女灵机一动,居然把这个古色古香的“宵夜”翻出来,还成为岭南食俗的名堂。
夜宵的历史起源
在唐代的时候,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在重要的节日是会开放一整个通宵,因此人们在这个时候都会在街上流连到很晚,逛的累了就饿了,于是夜宵应运而生,市上出现了很多卖夜宵的小摊,到了宋代时期,市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夜宵也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并喜爱了。于是夜宵不再是小摊小贩的摆卖,还成为了一种规模,北方人称之为夜宵,南方人称之为宵夜,但是正式场合大家还会称它为夜宵。
所以说其实宵夜和夜宵的区别并不大,只是南北方的叫法不太一样罢了。比如正月十五的时候,北方人习惯说吃元宵,而南方人却说是吃汤圆。这种叫法上的差异也可以说是约定俗成的,慢慢的就变成了南北方的语言习惯,因此体现了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各自不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