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洛阳桥在哪(泉州洛阳桥,四大古桥之一)

时间:2024-10-05 09:31:17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位于洛阳口,距福建泉州城5公里。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此桥明明是建在福建泉州,可又为什么叫洛阳桥呢?

唐朝初年,大量的中原人南迁,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多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这些南迁的人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真的很像旧都的洛阳,所以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而这个桥,也因此命名叫洛阳桥。

关于修建洛阳桥,有一个很传奇的故事

泉州市北,有一条奔腾的河流咆哮而过。这条河原名“晋江”,据说是因为东晋大量士族南迁群居于此江边因而得名。

唐宣宗未登基以前曾居于此江边,思乡心切,常常说晋江风水与洛阳有相似之处,以后晋江就改称为“洛阳江”,一直沿用至今。洛阳江注入东海,在入海处形成了一个宽达5里的喇叭口,这个喇叭口历来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津。

尽管这一带因为奔腾而下的江水与澎湃的海水鼓荡相激,浊浪滔天,舟渡极为不便,但很少有人愿意绕道而行。因为绕道不仅使行程远了很多,而且上游崇山峻岭,行走也极为不便。

为了保佑大家能平平安安过此要津,人们便将这个渡口称之为“万安渡”,希望能借此带来一些好运,然而船毁人亡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又试图在这一带架设桥梁,可是水深流急,一直未能成功。

北宋仁宗(10231063)时,蔡襄出任泉州太守,了解到万安渡一带的情形后,多次前往实地视察,但见波涛汹涌之中,渡船在艰难地往返,载运着南来北往的商旅行人及货物,颠簸于浪涛之中,时而被抛上浪峰,时而又跌入浪谷,倾覆的厄运,似乎一刻也不曾离开。

蔡襄深感有在这一带修筑桥梁的必要。 可是这一带江面宽水深流急,风大浪高,给人以一种“不可以人力胜”的感觉。

修桥的难度极大,通过长时间的对地形、河流、海潮等的观察以后,蔡襄心里有数了。这一天,他叫来一位衙役,交给他一封信,命他送给海神向海神讨教该如何修桥。衙役一听傻了眼,这世上有没有海神还不好说,就算是有,试想这茫茫大海,上哪去找呢?

就算是找到了海神,自己的命还在不在呢?可是太守命令已下,只好驾上一条舢板,带上一坛烈酒,离开泉州,向大海深处划去。眼看着夕阳西沉,不仅见不到什么海神,鬼也未曾见到一个,心中愁闷,只好猛喝烈酒,终于不胜酒力,沉沉地睡过去了。

等他一觉醒过来的时候,和煦的阳光已在轻柔地抚摸自己的脸颊,海面上碧波荡漾,闪烁着万点金光。衙役猛然想起自己的使命,往怀里一探,还好信还在,掏出来一检查,不由得惊讶万分,原来太守的信已经不见了,换了另外一封信。

衙役心想,这大概就是海神趁自己酒醉之际,看了太守的信后,写的回信了。于是衙役欢天喜地回到了泉州,将信交给了蔡襄。

蔡襄打开信一看,只有一个字:醋。众人均不知其意,蔡襄想了一想,告诉大家,海神提示要在农历八月二十一修桥。众人问其故。

蔡襄说“‘醋’字左边为‘酉’,是指八月(宋代以正月为寅故酉为八月),右边为‘昔’,拆开即为二十一日。”果然到八月二十一日,海潮退去,桥得以建成。蔡襄亲自撰文并书写了《万安桥记》,这就是有名的三绝碑之一,被时人誉之为“当与桥争胜”的杰作。

在洛阳桥边,矗立着一座巨型石雕像——北宋泉州太守蔡襄,当地人民为纪念蔡襄在泉州为官造福一方、修建跨海大桥竭尽心智的功绩,而自发捐献立像。

洛阳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泉州府志》称之为“海内第一桥”。

泉州民间有谚语“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在泉州人的生活中,洛阳桥是重要的文化精神符号。

历史沿革

建桥八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

大修有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飓风、桥坏,邵守赵思诚修复;

明宣德间(公1426-1435年)桥址下沉,潮至,桥梁俱没。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增高三尺;

万历三十二年(公元 1597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修复;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桥崩,知县工之琦修复;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蔡廷锴军长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

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破坏;1993年3月—1996年10月,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

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 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寰宇。


建造特点

洛阳桥现桥长731米、宽4.5米,花岗石砌筑,船型桥墩45座。洛阳桥的桥墩形式别具一格,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桥墩采用石块砌成,临海一面砌成尖劈状,也称船形桥墩,以此分开水势,减弱海潮的冲击力,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以此作为桥墩基址,称“筏形基础”。

由于该桥所处地段濒临洛阳江入海口,潮水涨落造成的水头冲击力很大,靠石块自重来达到桥墩的稳定是非常困难的。当时因为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古人就采用“浮运架梁法”,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在施工中,利用潮汐运按梁桥的“浮运法”,利用海潮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将所采石梁预先放在木排上或船上,趁涨潮时驶入二石墩之间,待潮落木排或船随水下降,石梁便架于墩上,显示了他们非凡的才智。

如今铺设在桥面上的都是十来米长,五六十厘米厚,七八十厘米宽的大石板,据估测,每块重达二三十吨。 石板颜色深浅不一,有长有短,参差不齐,桥上的石板都来自于不同的朝代,这些石头见证了“东方第一大港”的繁荣历史。

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走进洛阳桥,从众多的桥墩、栏杆、塔、亭建筑上,到处可以感受到宋朝以来自然和社会变迁留下的历史痕迹,大桥虽然几经过大修,但结构和形态没有原始改变。

踏上又长又宽又厚的花岗岩桥面,亲自体会各个历史时期的建桥痕迹和石柱上的斑驳,时光荏苒,潮起潮落,感悟历经近千年的洛阳桥的沧桑历史。

桥中能看到“月光菩萨”神像,这是一件弥足珍贵的纪念文物,与古桥一同见证了洛阳桥近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泉州海丝的辉煌盛况,也是难得的宗教艺术作品。

四方形塔身的西面雕月光菩萨头像,南北两面刻佛教偈语,东面为梵文,它流传下许多古老优美的民间传说,为泉州名城增添了奇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