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也许真和我们相像的不一样)

时间:2024-08-14 13:15:31

“三顾茅庐”是指刘备寄居荆州刘表地盘,郁郁不得志,却图强雄心不灭,三次到南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那么这么一个被世代传唱的我国历史上明君贤臣间良性互动佳话其真实性如何?具体细节是怎样?在历史上还有许多争论。


一、历史上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

《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出师表》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这是诸葛亮准备第一次北讨伐时,呈给后主刘禅的的奏章,被陈寿收录于《三国志》和《诸葛亮文集》之中,这也“三顾茅庐“最原始的出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进诸葛亮集表》是也提到:

"时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陈寿在《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记载: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中也记载: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再有,就是我们熟知的著名经典小说《三国演义》,在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回中,对“三顾茅庐“这一故事进行了非常详细生动的叙述。

二、对“三顾茅庐“的不同声音

前面提到诸葛亮在《出师表》里亲自写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是诸葛亮写给皇帝的奏章,在古代君臣关系可不是现在我们现代人可以随便戏说调侃的,那是非常严肃的事情,诸葛亮能这么写,说明“三顾茅庐“肯定是真真发生过的,否则,那不是欺君罔上的死罪了。

而且,被称为最严谨客观的《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多处明确提到”三顾“说,看来刘备“三顾茅庐”,肯定是假不了。

但就在《三国志》注里,裴松之引用了《魏略》和《九州春秋》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

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裴松之的这个注是与陈寿《三国志》中的记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得出了他倾向性的结论:

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裴松之的意思是说,按《三国志》的记载,则肯定不是诸葛亮先见的刘备,而《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却与”三顾“说不符,把这个记载也列出来,只不过是多一个参考,并非否定三顾茅庐。

《魏略》和《九州春秋》也是史书,归于正史系列以,按这里面的记载,诸葛亮应该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的,而属于自我推荐。刘备在这之前是不认识诸葛亮的,也应该没听说这号人物,所以有所怠慢,这多少让我们这些有诸葛亮情节的“三国迷”们诧异了。

三、”三顾茅庐“之掌心猜想版

正史和正史打架,这让我们后来人不知道该帮谁了。

掌心分析了一下两边的记载,结合当时的历史形势,得出的结论是:三顾茅庐肯定是真的,但肯定不只见了三次,刘备多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也是真的,但是诸葛亮先见的刘备。

掌心猜想的”三顾茅庐“应该是这”酱紫“的。

刘备在荆州并不怎么受刘表待见,刘表是既不敢得罪,又加以防范,于是派刘备去帮忙驻守樊城,防备曹操。刘备素有雄心,自然不甘寄人篱下,寻访荆州当地名士,壮大自己的势力,运作频频,他的义子刘封就是在这个时候收的。

发展势力自然少不了请一些当地贤达名人等,搞个聚会,开个patty,讨论时政大事,反正那个时候有清谈之风。

《魏略图》记述的这次聚会,诸葛亮也在受邀请之列,诸葛亮应该是被别人推荐来的,或者是刘备手下的线人请来的,刘备之前可能没听说诸葛亮,或者听说过,但没多深的印象。

在聚会散了,在众宾客告辞后,刘备心里正惆怅着,编着髦牛尾玩。诸葛亮诸葛亮单独留下来,主动和刘备搭话,分析当前军事时政形势,提出刘备应该如何壮大自己实力的建议,引得刘备眼前一亮,对面前这位26岁的年轻人充满了好感,但也没有好到想留诸葛亮做军师的地步,于是诸葛亮就回去了。

诸葛亮在这之前已经对刘备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知道刘备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但刘备虽然心动,却没行动,主要是因为刘备也是见大风浪的人,性格比较沉稳,对于诸葛亮这个人水平到底怎么样,他心里没底。

诸葛亮走后,刘备找线人,也就是猎头,要了有关诸葛亮的情报资料。得知诸葛亮家上山东琅琊诸葛大族,他的岳父黄承彦是沔南名士,与刘表是连襟,其长兄诸葛瑾在江东孙权手下工作,而且坊间徐庶,崔州平等名士也对诸葛亮点赞,诸葛亮也自比管仲、乐毅。

经过一翻考察,刘备发觉诸葛亮不仅有家族政治背景,而且也有政治人脉资源,在荆州士族圈风评也不错,是个经世之才。

恰好这个时候,曹操已经已经快打过来了,眼看荆州不保。危险的形势,促成46岁刘备放下左将军,大汉皇叔的架子,去请小自己20岁的诸葛亮出山了。

可谁见谁,怎么见,这就好比双方谈恋爱,是有学问的。

诸葛亮先是主动暗送秋波,刘备心动了,下决心追诸葛亮。刘备主动来追,诸葛亮肯定得矜持,因为诸葛亮知道鱼儿已经上钩了,只有矜持,才的好的身份,诸葛亮在放了刘备两次鸽子后,才正式和刘备见面。

至于是不是一定就是三顾呢,掌心觉得那到不一定,一方面是因为“三”这个词在古代就是多的意思,是虚指,“三顾”意思是去过多次;另一方面讨论今后大政方针,以及两个人怎么合作,关系如何定位,等等重大事项,肯定不是一次就能谈妥的,这其中,诸葛亮也一定还主动到刘备府上详谈过。

反正双方就在来来往往之中,敲定了隆中对的蓝图,有了后来流传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