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浮世绘彩色版画的变迁、锦绘的制作流程

时间:2024-08-08 13:45:37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 · 凯风快晴》

彩色版画的变迁

浮世绘木版印刷的这个“印刷”,日语用汉字“摺”、摺る(する),现代汉语“摺”指折叠或折叠起来的册子,所以还是直接用“刷”或“印刷”对译吧,以免造成难解。

彩色版画的变迁

彩色版画种类 / 时期 / 特点

①墨刷绘 / 17世纪后半为止 / 墨色一色

②丹绘 / 17世纪后半到18世纪前半期 / 使用矿物性丹

③红绘 / 18世纪前半时期 / 使用植物性赤色

④漆绘 / 18世纪前半至中期 / 在红绘基础上,给头发、衣襟、腰带等部分上色的颜料里加入明胶(にかわ)

⑤红刷绘 / 1744至1765年间 / 木版印刷,墨、赤、草、蓝等三至五色印刷

⑥锦绘 / 1765年以后 / 多次木板印刷、多色印刷


锦绘的诞生

到18世纪后期,因为纸张的进化,越前奉书、伊予柾纸等和纸投入浮世绘印刷,使多次上色、反复印刷以及纤细的色调表现成为可能,以江户武士为中心的俳谐“爱好者联合会”举办绘历(彼时日历有大月、小月之分)“设计竞赛”,推敲文字过程中的时喜时悲、似疯若狂归自己,配图得找人帮忙,于是乎量产可能的浮世绘就成了不二的表现媒体。浮世绘绘师中,铃木春信笔下男女姿态尤其动人,有吸引大众目光的魔力,俳谐“联合会”与铃木春信联手,浮世绘木版印刷的一场色彩革命因此发生,全新的多色彩木版画印刷——锦绘诞生啦。

江户时代文化中心仍是京都,京都、大阪诸般种种称“上方文化”,服不服引导着文化潮流。锦绘不一样,锦绘是江户人用在江户独自开发的新技术“江户制造”出来的,它引发一轮新文化爆发,铃木春信与出版商合作商业化了的浮世绘,锦绘更被赤裸裸命名“吾妻锦绘”(あづまにしきえ)或“东锦绘”销往各地。锦绘,原意颜色鲜艳不输织锦;吾妻则指从京城(上方)看到的东部地区,类比从前上海人眼中的江北人(读作gang bo nin),有江户人乃京都人眼里的“东边乡下人”的意思。箱根是京都和江户之间通道上的大关卡,过去就有“箱根以北都是猴子”之说——骄傲的京都人啊……锦绘的诞生,着实让东部江户人扬眉吐气了一回,辉煌的历史一刻必定不放过任何机会得瑟(笑)。

锦绘的制作流程

如果要问浮世絵版画作者是谁?真不容易回答,因为浮世绘是团队作业、集体创作,当然我们知道最终名留青史的是原画创作人即绘师,比如歌麿、写乐、北斎、广重这些名字几乎成了浮世绘的代名词,但事实上浮世绘版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团队成员有召集人出版商(版元),还有“工匠”印刷师和雕刻木版的版刻师傅。

1765年以后多色木版印刷锦绘成为浮世绘主流,出版商筹集资金,根据预算聘请风格最匹配、水准最高的绘师来绘制原画(步骤①),然后安排版刻师、印刷师各就各位。绘师构想原画,斟酌上色、印刷步骤,胸有成竹后用薄纸复制画稿(步骤②),额头、鬓角的发根部分、衣裳图案等细微部分不刻意描细,留待后面工序时版刻师或者自己带的徒弟去完善。

步骤②完成的版刻底稿先要交到检查机关,审查有无犯忌讳的内容(步骤③),合格的话盖一个称为“改印”的印章,把底稿凿木板上时这个改印也要刻上,将来必须在成品锦绘看到,彰显其正当地位。

完成内容审查,底稿交到版刻师傅手里雕凿木版。木料选山樱木,木质比较硬且均匀、保证细微处顺利刻出效果。版刻师把底稿背面朝外贴在木料上,原画的主要轮廓线透过纸面呈现出来,底稿线条的轻重全仗绘师凭经验掌握,版刻师沿透纸而过的轮廓线凿出凹凸(步骤④),刻出来的图案与底稿画面左右反向(镜面对称图),抹上颜色、盖在纸上才出现与原画一致的图稿——与我们的印章同一道理。

一幅锦绘要用复数枚木版、刷上复数种颜色,为防止木版错位,雕刻师在左上角刻一个L记号,日语称“见当”(けんとう)。各种各类的版画在付印过程中都用到“见当”标记,虽然一流一派各有自己独特的标记方法。版刻师把主版、其他十数枚同样刻好的木版(色版)用墨一色刷出校样,送交绘师,进入⑤校样步骤。一枚校样印一种颜色,绘师按照已经构思好了的单色分解,用淡红色笔描出每一个色块的边缘线(步骤⑥)。绘师描线完毕,校样再回到版刻师手中,这些校样用作第二轮雕刻的底稿。

印刷师从版刻师那里接过完工后的一整套木版(主版加色版),按照绘师预先设定的次序按部就班上色、付印。当时评价最好的纸张是和纸“柾”,现代汉语中“柾”即冬青卫矛,我一时无法证实冬青卫矛是否锦绘用纸原材料。

为了防止颜料洇散,纸面预涂一层混合了明胶(にかわ)和明矾(みょうばん)的溶液,并且保持一定的湿度。与此同时木版也预先用刷子抹上水,同理是为了保持湿度,防止因颜料中水分造成纸张缩水。

印刷师首先细察木版,是否有刻错、漏刻,颜色是否齐全(步骤⑧),然后凭印出的样本(步骤⑨)与版刻师和绘师检讨细节,统一意见后才正式付印(步骤⑩)。

上色操作说起来很简单,把和纸铺在木版上,用一种叫做“马楝”的工具在画纸背面慢慢摩挲。难度在于力度、程度的掌握。马楝有很多种,要凭经验选择使用。锦绘整个制作过程都是如此,绘师、版刻师、印刷师个人能力和经验事关最终品质,因此出版商最初选人组团是品质保障的重要环节。

正式印刷时绘师到场,确认作品效果是否与预想一致。

成品锦绘,由出版商投入市场销售。

初版与追印

锦绘作品的初版枚数,历史资料中没有准确记载,可参考的数字是一天的印刷量大致200枚上下,第一次印刷的这200枚,换言之“绘师监督下的产出”,称之“初版”:第一原作者亲自督战,第二初期印刷的产品线条清晰、色调明快,面积比较大的色块甚至能清楚看到木纹,观之心情舒畅,评价自然高。

初版上市后如果卖得好,当然要增刷,所谓“追印”。追印决定后,会进行木版检查、纠错,有时还会把大众意见反映到增改版中,因此追印部分常常是修改版。有时为了快速补上库存,追印过程中减色、线条或色彩模糊等故意或无心造成的错误频有出现,木版的自然磨损造成的残次也逐渐显形。结果就是,一些追印根本就成了与初版不同印象的作品。浮世绘终归是市场商品,能不能卖好才是终极标准。

制作例:木版上色印刷过程

作品:歌川国芳《东都御馬厩川岸之图》

下面将全22道程序简略为6个步骤

①主版涂墨,印出墨一色的主要轮廓

②从浅淡的、面积小的颜色开始上色:这张图中是朝光一面的皮肤和伞的颜色

③印出更深一些的黄伞、背光部分皮肤颜色,之后依次刷出衣服上的灰色、蓝色,画题框子的红色。

④依次刷出天空、地面的背景色,浅蓝河面、云层、对岸的深灰色

⑤远景中的绿色部分、地面砂石、河里漂游的船只、雨线以及从地面砸起的雨珠

⑥把天际乌云刷出……大功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