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①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芣苢(fúyǐ),车前草。②[采采]茂盛的样子。[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有]取得,获得。③[掇(duō)]拾取,摘取。[捋(luō)]从茎上成把地取下。[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译文】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赏析】
芣苢,就是俗称的车前草,这种植物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又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植物。这首诗作,就是先秦时代的农人在田野间采摘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展现了农人劳作忙碌而欢快的场景。
虽然只是单一的采摘动作,但作者却使用了“采、有、掇、捋”四字去描绘,就连用衣襟兜装芣苢也用了“袺、襭”二字刻画,体现出作者对农人劳作过程细致入微的观察,同时也暗示作者可能具有非常丰富的乡间生活阅历。
《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运用十分普遍,而这首《芣苢》的叠章之甚可谓绝无仅有。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其余全是重叠,看似单调复沓,实则别有韵味。在反复的吟咏之下,产生了简洁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读者虽然不见采摘芣苢之人,却依然能感受到他们采摘芣苢过程中紧张有序而又兴高采烈的情绪起伏。就连那株株的芣苢,也仿佛在这农人的歌唱声中鲜活灵动起来……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小结全诗,颇多感慨,有诗为证:
风和日丽天,绣野大平原。
三五田家妇,群歌互答欢。
余音袅袅声,远近忽续断。
不知其情何,神旷天地间。
插秧歌
【南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选自《杨万里集笺校》卷十三(中华书局2007年版)。②兜鍪(móu),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胛,肩胛。渠,他。半霎,极短的时间。③莳(shì)未匝,意思是,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莳,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④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是“提防”的意思。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湴bàn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太常博士、秘书监等。杨万里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给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后来出任江东转运副使、反对用铁钱流行于江南各郡,将赣州知州,不去,请求辞去官职,回家,从此闲居家乡。开禧二年(1206年)死于家中。谥号文节。他一生撰写诗文不断,诗风很受南宋时期理学的影响,形成“活泼自然、饶有谐趣”的“诚斋体”。著有《诚斋集》133卷,存诗4200余首。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
《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有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和《芣莒》相比,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莒》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学习时可反复诵读,认真体会。
小结全诗,颇多感慨,有诗为证:
(一)
一家四口农时间,冒雨插秧锄作田。热火朝天序井然,几多繁忙几多艰。
(二)
一家四口全,冒雨插秧田。
齐心协同力,分工合作欢。
热火背朝天,秩序亦井然。
农事多繁乱,艰辛却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