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影响就业的因素都有哪些?如何用宏观政策提高就业?

时间:2024-08-13 13:30:42

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来自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三个方面。

影响劳动力供给主要是人口和劳动力参与率;

影响劳动力供给质量因素主要是教育和培训;

劳动力需求派生于产品需求,由宏观经济水平和结构决定;

人口是供给方面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主要三方面影响就业:人口规模、结构和劳动力参与率。

在总人口中,对就业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劳动年龄段人口规模。

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和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所占的比率。

我们的劳动力参与率有如下特点:

1、总人口劳动参与率偏高;

2、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不受婚姻、生育的影响;

3、青年劳动力参与率偏高。

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

经济发展是决定劳动力需求的根本因素。

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总量对就业影响的指标。就业弹性就是指某一经济变量的单位变动率所引起的就业量的变动率,自变量可以是收入指标、消费指标、投资指标等。

当就业弹性等于1时,就业量随着经济增长而保持同步增长;当就业弹性小于等于0时,说明经济增长并不能创造就业岗位,甚至减少了就业岗位。

技术进步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就业,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增加就业总量;二是改变就业结构,导致就业弹性下降。

促进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

通货膨胀,收紧银根,不利于就业。通货紧缩,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就业。

财政政策是利用政府预算(税率和支出)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

当经济出现衰退、失业增加时,通过扩大公共工程、政府购买和其他支出,提高社会总需求中政府开支部分,同时降低税收,刺激消费和投资,间接扩大社会总需求。

通过提高税率,一方面可以减少生产要素投入,从而减少要素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要素成本,减少要素需求,最终减少就业量。

税率过高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减税可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

收入政策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控制工资来制止通货膨胀的政策,二是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前者目标是增加就业,后者目标是保持效率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

人力政策是政府通过对劳动力重新训练和教育,把非熟练的工人训练成有一定技术熟练程度的工人,把不合适职位空缺要求的失业者训练成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工人,以缓和因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不适应而造成的失业问题。

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内涵是,在宏观经济社会政策不足以解决就业问题时,通过采取补偿性的劳动力市场策略,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

劳动力市场政策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后者主要是对失业者进行生活救助而不会增加就业岗位。前者是按照市场就业机制的要求,通过就业服务和调节企业用工行为等手段,调节劳动力供求,从根本上促进就业。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指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通常实施的 为失业者重新就业的政策和策略。一类是通过调节劳动力供给来促进就业;另一类是通过调节就业需求来促进就业。例如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