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牢的拼音和解释(牢:居然是保护它的本义出乎你意料)

时间:2024-12-03 09:15:40


在浩瀚的汉字世界里,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而“牢”字,更是以其独特的演变轨迹,让人在探寻其本义时,不禁发出出乎意外的惊叹。牢字最初指牲畜圈养之地,后演变为监禁之所,再到象征坚固与束缚的多重意象,其背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将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及《康熙字典》的解说出发,探秘“牢”字的演变与含义变迁。

牢,读音为láo,基本义项有:

1.牲畜的圈(juàn ),如亡羊补~(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牢笼。

2.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如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牢(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

3.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牢,坐牢。

4.结实,坚固,固定,如牢固,牢记,牢不可破。

那么,牢的本义如何呢?牢字的义项又是如何逐渐演变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保护、圈养

《说文解字》中对牢的解说为:“牢,闲,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简短几字,便勾勒出了“牢”字的最初形态——一个用于圈养牛马的围栏。甲骨文中,“牢”字内绘有一头牛,外有围栏之形,生动展现了古人饲养牲畜的场景。在那个农业社会,牛、羊、猪不仅是重要的劳动力,也是肉食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被圈养起来,以防逃逸或遭受野兽侵扰。此时的“牢”,是如此平凡而温馨的存在,是牲畜的避风港,是农耕文明的基石。

上面解说中有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字——闲。《说文解字注》中补充解释道:“充人注曰。牢、闲也。必有闲者。防禽兽触啮。

充人是官职名称。周代置此官、掌饲养牲畜,以供祭祀之用,隶属地官。《周礼 地官》:“充人,掌系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繫於牢。”郑玄对《周礼·地官序》中的“充人”注释道:“充,犹肥也。养系牲而肥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牢的本义最初以保护、圈养为主。

二、祭品

随着历史的演进,“牢”逐渐超越了单纯的圈养功能,被赋予了神圣的象征意义,成为了古代祭祀仪式中的重要元素。古代祭祀时,根据等级不同,所使用的牲畜也有所区别。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需用牛、羊、豕三牲全备,称为“太牢”,而诸侯宗庙祭祀时,仅用羊、豕,则称为“少牢”。在这里,“牢”不仅是牲畜的集合,更成为了祭祀仪式中神圣与庄严的象征,承载着古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与祈求。

《说文解字注》中解说道:“牲系于牢,故牲谓之牢。”

《周礼·天官·小宰》中“牢,礼之法”的注释为:“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齐语》中“环山于有牢”的注解中说:“牢,牛羊豕也。言虽山险,皆有牢牧。”

三、从牲畜圈养到人的囚禁象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律制度的完善,“牢”最终成为了监禁犯人的场所,即我们熟知的监狱。

《康熙字典》中,“牢”被明确解释为“监禁犯人的地方”,即监狱。在这个意义上,“牢”成为了自由与束缚、光明与黑暗的界限。

四、坚固、稳妥

进一步深入,“牢”字还引申出坚固、稳妥可靠等含义。如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牢固”、“牢不可破”等词汇,都体现了“牢”字在坚固性上的象征意义。同时,“牢记在心”中的“牢”,则是一种不会忘记的承诺与坚持,是坚固义的比喻用法。这种多重意象的交织,使得“牢”字在表达上更加丰富多彩,既可以是实体的囚笼,也可以是精神的桎梏,亦或是坚定的信念与记忆。

《说文解字注》中解说道:“从古文冬省也。冬取完固之意。亦取四周象形。引伸之为牢不可破。”

牢字的字形演变如下。

牢”字从最初的牲畜圈养之地,到祭祀仪式中的神圣象征,再到监禁犯人的监狱,乃至坚固与束缚的多重意象,其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体系以及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更深刻揭示了人性中对自由与束缚、光明与黑暗、坚固与脆弱的永恒探索与追求。在这个意义上,“牢”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符号,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缩影与见证。

以上关于被“策”顶替的悲催的敇字,你知道了吗?